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4163.创世记31:36-42.雅各就发怒斥责拉班;雅各回答拉班说,我有什么过犯,有什么罪恶,你竟这样火速地追我?你摸遍了我一切的器具,你找着了什么是你家一切的器具?可以放在这儿,当着你弟兄和我弟兄面前,叫他们在我们两个之间判断一下。我在你那里这二十年,你的母绵羊、母山羊没有掉过胎。你羊群中的公绵羊,我没有吃过;被野兽撕裂的,我没有带来给你,是我自己赔上。无论是白日被偷的,是黑夜被偷的,你都向我手里索要。我白日受尽干热,黑夜受尽寒霜,不得合眼睡着,我常是这样。我这二十年在你家里,为你的两个女儿服事你十四年,为你的羊群服事你六年,你又十次改了我的工价。若不是我父亲的神,亚伯拉罕的神,就是以撒所敬畏的,与我同在,你如今必定打发我空手而去。神看见我的苦情和我手的劳碌,就在昨夜下了判决。
“雅各就发怒斥责拉班”表属世层的热情。“雅各回答拉班说,我有什么过犯,有什么罪恶,你竟这样火速地追我”表祂使自己分离并不是由于邪恶。“你摸遍了我一切的器具,你找着了什么是你家一切的器具”表良善的真理不是他自己的,一切都被赋予了。“可以放在这儿,当着你弟兄和我弟兄面前,叫他们在我们两个之间判断一下”表判断应基于公义和公平。“我在你那里这二十年”表祂的自我。“你的母绵羊、母山羊没有掉过胎”表它在良善上的状态和真理的良善。“你羊群中的公绵羊,我没有吃过”表良善的真理,因为祂没有拿走他的任何东西。“被野兽撕裂的,我没有带来给你”表那良善所具有的邪恶并非因祂的过错。“是我自己赔上”表那良善是从它那里出来的。“你都向我手里索要”表它出自祂自己。“无论是白日被偷的,是黑夜被偷的”表寻求功德的邪恶以同样的方式。“我白日受尽干热,黑夜受尽寒霜,不得合眼睡着,我常是这样”表试探。“我这二十年在你家里服事你”表祂的自我。“为你的两个女儿服事十四年”表第一个时期是为了祂能由此为自己获得对真理的情感。“为你的羊群服事六年”表为了祂以后能获得良善。“你又十次改了我的工价”表当祂将这些良善与自己联结起来时,它对祂的状态。“若不是我父亲的神,亚伯拉罕的神,就是以撒所敬畏的,与我同在”表若不是神性和神性人身。“你如今必定打发我空手而去”表它早就为自己索要一切了。“神看见我的苦情和我手的劳碌,就在昨夜下了判决”表一切皆凭祂自己的能力由祂成就。
4063.“雅各听见拉班的儿子们有话说”表属于“拉班”所表良善的真理,相对于主由此在属世层中所获得的良善而言,是何性质。这从“儿子”的含义和“拉班”的代表清楚可知:“儿子”是指真理(参看489, 491, 533, 1147, 2623, 3373节);“拉班”是指来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(3612, 3665, 3778节),因而是指诸如服务于引入纯正良善与真理的那类良善(3974, 3982, 3986e节),在此是指已提供如此服务的良善,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它的分离。“雅各听见的话”在内义上就表明相对于主在属世层中所获得的良善而言,这类真理的性质。这一点从接下来的话可以看出来,因为它们都是愤怒的话,拉班的儿子声称雅各把他们父亲所有的都夺了去,并且雅各见拉班的脸色不如从前。“雅各”代表主的属世层,在前一章代表其中的真理之良善(参看3659, 3669, 3677, 3775, 3829, 4009节)。
从前一章的阐述和说明可以看出,“拉班”所表示的良善相对于“雅各”所代表的真理之良善是何情形。我们可通过人重生的状态进一步说明这一点,就代表意义而言,人重生的状态也是此处所论述的主题。当人正在重生时,主将他保守在一种居间类型的良善中。这种良善是为引入纯正的良善与真理而服务的;不过,一旦这些良善与真理被引入,这居间良善就与它们分离。凡对重生和新人有所了解的人,都能明白,新人完全不同于旧人;因为新人拥有对属灵和属天事物的情感,这些构成其快乐和幸福的感觉;而旧人拥有对世俗和尘世事物的情感,这些构成其快乐和愉悦的感觉。所以,新人关注天上的目的,而旧人关注世上的目的。由此明显可知,新人完全不同并迥异于旧人。
为了将人从旧人的状态引入新人的状态,人必须脱去对世界的贪恋,披上对天堂的情感。这一过程通过无数手段实现,这些手段唯有主知道,其中许多手段,主也会让天使知道,但只有极少数手段为世人所知。尽管如此,所有这些手段,无论总体还是细节,都在圣言的内义中被揭示出来。因此,当人从旧人转变为新人时,也就是当他重生时,这一过程并非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瞬间完成,而是要历经多年。事实上,这个过程甚至贯穿人的整个一生,直到临终。因为他的贪恋必须被根除,对天堂的情感必须被植入,并且他必须被赋予之前从未拥有,甚至几乎前所未闻的生命。因此,既然他的生命状态必须被大幅度地改变,那么他就必须长期被保持在一种居间良善中,这种良善既具有对世界的情感,也具有对天堂的情感。他若不被保持在居间良善中,绝不会允许天上的良善与真理进入他自己里面。
这种居中或居间良善就是“拉班及其羊群”所表示的。不过,人只是在这居间良善提供具体功用期间被保持在它里面。一旦完成服务,它就被分离出去。这种分离就是本章所论述的主题。这居间良善的存在,以及它提供其功用之后的分离,可通过每个人从小到老所经历的状态变化来说明。众所周知,在生命的每个阶段,如婴儿期,童年期,青少年时期,成年期和老年期,人的状态各不相同。人们也都知道,当人进入少年时期的状态时,他便脱去婴幼儿时期的状态,扔掉它的玩具;当进入青年时期的状态时,他会脱去少年时期的状态;当进入成年状态时,反过来又脱去青年时期的状态;最后当进入老年状态时,他又脱去成年的状态。人若认真思考一下,还能意识到,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快乐,并且他藉着这些快乐通过连续阶段被引入下一个阶段的快乐;这些快乐服务于这一目的:把他带入下一个阶段,直到最终他被带入老年的聪明和智慧的快乐中。
由此明显可知,当披上一种新的生命状态时,之前的事物总是被抛在身后。不过,这个比方只能说明这一点:快乐仅仅是手段,当人进入下一个状态时,它们就被抛在身后。而在人重生期间,他的状态变得完全不同于他之前的状态;主不是以任何属世的方式,而是以一种超自然的方式将他引向这种状态。若非藉着唯独主所提供的重生手段或媒介,因而通过所提到的居间良善,谁也达不到这种状态。一旦他被带入这种状态,也就是说,在这种状态下,他不再以世俗、尘世和肉体的事物为目的,而是以天上的事物为目的,那么这居间良善就被分离出去。以某种事物为目的,就意味着爱这种事物超过其它任何事物。
注:3986e节,即3986节末尾,e表末尾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